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365国际速发平台官网 >
欧洲正在热烈讨论“熊猫”列车在奥地利的出现
发布时间:2025-11-12 10:30编辑:365bet体育浏览(105)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法特约记者 青木东明】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近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至萨尔茨堡之间的客运铁路运营。法国《世界报》10日称,这是中国制造的列车首次正式列装奥地利客运列车系统,引起欧洲媒体广泛关注。这是11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拍摄的中车株机车有限公司制造的双层列车(新华社记者何灿凌摄)《世界报》称,这辆全新双层列车由中车株机车有限公司制造。私营铁路运营商奥地利西部铁路管理有限公司奥地利Newsflix新闻网11日称,该型号列车被命名为“熊猫”,最大运营里程时速200公里。瑟尔“熊猫”列车共有4列,每列可载客536人。待欧洲铁路公司最终批准后,熊猫列车也将在维也纳至奥地利其他地区和德国南部的铁路网络上运行。对于选择中国列车的原因,西部铁路公司股东哈塞尔施泰纳表示,由于业务扩张,原来的瑞士制造商无法再快速交付新列车,他们欣赏中国制造商的交付速度。奥地利媒体报道称,奥地利联邦铁路于2016年向西门子订购了新的夜间列车,这些列车要到2024年(即下订单八年后)才能获得认证。哈塞尔施泰纳表示,“熊猫”号列车并不完全是中国列车,“而是一半中国,一半欧洲”,因为车厢内部配备了奥地利制造的座椅和制动器以及瑞士制造的咖啡机。面对一些skNewsflix新闻网援引奥地利前总理克恩的话说,“中国“太重要、太大了”,“不能将它排除在我们的市场之外”。据报道,中国相关企业近年来一直在探索欧洲铁路市场。过去,中国企业向捷克出售了三列动车组,向匈牙利出售了几辆混合动力货车。不过,中国最大的业务仍然集中在基础设施上——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至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铁路线正在建设中。匈塞铁路已在塞尔维亚全面通车。延伸阅读:欧洲多个国家发起所谓安全调查,声称中国电动客车可以通过。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英国一位人士的话说,挪威、丹麦和英国对中国制造的公交车发起了所谓的“安全调查”,声称这些车辆可能是“远程控制的”。P表示“英国道路上的大量电动巴士可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有媒体甚至猜测中国制造商可能“远程瘫痪伦敦”。欧洲街头的宇通客车(来源:宇通集团)也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缔约方大会(COP30)上担任“接待大使”。为什么它成为一些欧洲人眼中的“安全风险”?可见,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中国公交车,而在于一些欧洲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政治偏见和战略焦虑。巴西总统卢拉乘车抵达峰会现场(图源:外媒)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拿出一个案例来证明欧洲街头行驶的电动公交车被中国企业千里之外“远程逼停”。这些“安全调查”完全缺乏证据,是一般的有罪推定。正如欧洲专家所说,“电动公交车和电动汽车一样,原则上可以远程停用,只要其软件系统具有在线访问功能。”欧洲公交车运营商对远程车辆更新、软件诊断和其他功能并不陌生。许多西方公交品牌也具有类似的数据传输功能,这也是公交系统数字化的必然趋势。那么,为什么调查只针对中国品牌客车呢?面对突如其来的批评,中国企业表现出了冷静和专业。被点名的宇通客车向《星期日泰晤士报》表示,该公司“严格遵守车辆运营所在的适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认真解释称,这些数据仅用于车辆维护、优化和改进,以满足客户的售后服务需求,任何人不得擅自获取。未经客户授权,ess或查看aof数据。显然,中国企业的沉默来自于他们对自己产品安全性的充分信心。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已出口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去年一年,出口量就超过200万台。从来没有出现过“按一下按钮就熄火”的情况。时间会证明,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不仅是绿色,还有安全。中国电动汽车的可信度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每一辆汽车都体现出来的。鉴于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数量、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以及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影响,中国企业不可能做出毁掉自己招牌的蠢事。给电动公交车贴上令人震惊的“远程熄火”标签,只能说明一些欧洲人敲诈中国企业甚至到了违背常识、甚至反智的地步。此类奇谈怪论的流传,反映出欧洲对华舆论氛围长期以来的动荡。宇通客车在英国运营(来源:资料图) 泛安全思维是危害中欧关系的“毒药”。这种偏见给欧洲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长期以来,欧洲一些人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正常的经济交往和贸易与地缘政治竞争混为一谈。从芯片、5G到电动汽车,中欧许多可以开展共赢合作的领域都已得到极大保障。泛安全化的高墙并没有挡住欧洲的安全风险,反而阻碍了欧洲拥抱新技术,阻碍了欧洲自身的创新活力。从长远来看,欧洲真正的危机将不再是“安全风险”,而是新形势下竞争力的逐渐丧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无法理解该国对数据主权的敏感性。 “棱镜门”丑闻期间,连德国总理的手机都被监听。但美国中央情报局及其盟友之间的宿怨,无论从什么逻辑上来说都不能与中国企业联系起来。中国企业的克制和善意不应成为欧洲国家滥用经贸武器的借口。需要明确指出,有关国家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声誉,明显违反市场公平原则。这不仅会削弱中欧经贸关系,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运行,也将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减排造成重大损害。今天的中国正走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与世界的互动空前密切。与中国“脱钩断链”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伪命题。中国电动公交车将泛世界,这是中国深度接触世界的生动例证。围绕其兴起的各种“阴谋论”,以强硬政策、泛安全为理由,将“中国制造”排除在正常市场竞争之外,本质上不仅仅是发展焦虑的投射,暴露了保护主义的破坏性,最终会自噬。最近,荷兰不当干预Nexperia的内部运作,造成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混乱。我相信,理性的欧洲人都清楚地看到错误的对华思维和认识将造成的严重损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的话,包括图片或视频)由本站用户上传发布自我治疗平台即“网易帐号”。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