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模板分享 > 国外 >
负债数百亿的乐视网正在向国有企业寻求1500万元
发布时间:2025-10-23 09:10编辑:365bet亚洲体育浏览(171)
原创首次发布 |金角财经作者 |田雨本来很安静,但乐视却突然高调重返舆论场。这时候,角色就完全颠倒过来了。曾被全网追债的乐视网,如今高调扮演“讨债者”的角色,而讨债对象正是一家有国企背景的企业: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更引人注目的是,乐视在公开信中直言,不说话要钱是因为“已经没有挽回的希望”。这有点黑色幽默。曾经因债务崩溃、创始人出走而成为商界反面教材的乐视网,如今又以受害者的身份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更微妙的事情还没有过去,贾跃亭在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件中宣布,他计划设立第二个债权人信托,用未来潜在收入的一半来偿还中国法律体系下的债务。这个词““还钱”再次被贾跃亭推到风口浪尖,一个说“钱还不起”,一个说“马上还债”。两人虽分开,却再次在舆论场形成奇怪的回声。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您分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这些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乐视追债的故事,从一份代工协议开始 2019年,乐视将电视机制造业务委托给南京中电熊猫家电,合作总金额达4.5亿元。乐视还采用了“预付定金+全额付款”的模式,这在当时是相当少见的,可见第一阶段的信任深度。但这种信任很快就被现实击碎了。自2020年7月起,生产的Y43、F43和F55电视型号 CEC Panda出现了密集的质量问题。屏幕有水平方向还有竖纹、漏液等,屏幕不良率惊人地接近20%。尤其是中电熊猫此前曾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处罚。 2016年,彩电产品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监管,即使不合格也被判定为合格。此次事件的质量进一步将脆弱的乐视拖入泥潭。根据乐视网2022年披露的数据,当时的电视售后需要发生约2万起事故,乐视不得不垫付巨额售后维修费用。此时,熊猫以“无材料”为由,拒绝为55英寸事故型号提供屏幕更换材料; 2022年10月,负责97%订单量的东莞分公司突然关厂,只发了5天的邮件通知,没有任何售后计划,并迅速解雇了与乐视网长期对接的管理团队。乐视别无选择说:“这两年,《甄嬛传》给乐视带来的收入,已经被南京的‘熊猫’吃得像竹子一样。”协商无果后,双方诉至法庭。最终,北京两级法院先后裁定中电熊猫家电须向乐视网赔偿1495万元。然而,判决被作出并不意味着钱已经收到。乐视网在最新公开信中指出,其他各方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操作”来避免债务。例如,中电熊猫曾因屏幕质量问题起诉上游供应商,并获得超过600万元的赔偿。不过,这笔款项并未用于弥补乐视网的损失。相反,它在“财务和法律审查期间”被无限期推迟。更微妙的操作出现在2024年6月25日,法院判决向乐视支付近1500万元后的第四天,“南京中电熊猫家居应用”“南京敬业家电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敬业家电有限公司”。乐视认为,此举意在弱化“中电”、“熊猫”两大主品牌形象,减少对其后续亏损的关注。够了,2025年8月,南京敬业家居破产申请破产的并不是乐视网等外部债权人。 电器,而是一家附属公司。乐视认为,这种“姐妹公司申请自己公司破产”的模式目的是利用内部人控制破产进程,优先支付内部债权。乐视进一步追问:即使公司成立16年没有盈利,如果想要亏损、变得一文不值,平均每年损失也要上千万元。是否存在诸如 重大经营过失还是关联交易“输血”?注册资本3.89亿元缴足?一切ng 成为了一个谜。值得注意的是,乐视网的公开信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追债或者指控。更像是它在沉寂多年之后,选择主动回归舆论场,试图复活一个“我和这些人没有过节”的故事。然而,当“受害者”剧本到了因财务造假而名誉扫地的乐视网手中时,这张牌的打法难免有些明显的无知。资产持有率为2661.44%。此时的高调表态,也让其和原本没有被公众注意到的贾跃亭,进入了舆论的关注之中。毕竟,这背后是一起可以载入中国金融史册的金融造假案例。很多人可能忘记了贾跃亭原本是一名会计师。他就读于山西省财税学院,在这里,他掌握了专业的会计技能,并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命运开始转变。 2003年5月12日,贾跃亭到北京成立北京西博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一年后,基于公司移动业务的乐视网诞生。接下来,乐视做了一件震惊业界的事情——疯狂购买版权。 2009年,乐视的版权购买量是前两年的7倍,平均价格为每部14700元。后来行业竞争激烈,电视剧一集就卖了几百万。乐视将自己积累的版权出售给其他平台,这有助于获得宝石上的门票。 2013年,乐视高调入局,通过“买会员送电视”的烧钱策略,短短几年内积累了超过1000万用户。后来,乐视复制了这一策略,进军手机市场,第一年销量400万台。此外,乐视“生态叙事”已全面铺开层层推进,逐步进入汽车、体育、云计算等多个行业。乐视的升值也有所提升。截至2015年底,乐视网市值接近2000亿元。但在估值暴涨的同时,贾跃亭也开启了套现通道。据统计,贾氏家族通过乐视网公司股权交易释放资金176.4亿元。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底,有消息传出乐视移动欠供应商数十亿元,聊天记录显示欠款金额至少150亿元。后来,乐视不得不承认资金链紧张,融资能力存在问题。 2017年,融创斥资150亿元救火,但未能挽回局面。 2017年7月5日,贾跃亭前往洛杉矶参加例行会议; 7月6日,他表示,“他将于下周返回中国”。这句话最终变成了“你成功的那一天”造车还债,是回国的时候了。”2020年7月21日,乐视结束上市交易。2021年4月12日晚,乐视披露了北京证券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乐视被罚款2.406亿元,乐视实际控制人贾跃亭被罚款2.412亿元。涉及的违法事实包括 乐视网2007年至2016年存在财务造假,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简称IPO)提交、披露的相关文件及2010年至2016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等,虽较一季度末238.39亿元略有下降,但主要是部分债务重组及 还款方面,其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自2017年断链以来,乐视网累计亏损超过360亿元。上半场仅2025年,净亏损就达到1.73亿元。持续失血使其净资产严重恶化,一季度末净资产跌至-219.94亿元,陷入无足轻重的恶性循环。纵观乐视的债务困境,其历史执行金额已达118.8亿元,尚有2.51亿元未偿。在沉重的债务包围下,国企的这种追求无异于一场生存之战。当乐视高调追债时,远在国外的贾跃亭并没有保持沉默。你又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吗?当乐视无路追债时,远在大洋彼岸的贾跃亭高调表态愿意偿还债务。最近,lfather宣布计划设立第二个债权人信托,用其未来潜在收入的一半来偿还中国法律体系下的债务。其中,潜力未来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他成为FF联席CEO后期望获得的股权激励,二是他借钱投资QLGN公司能带来的收入。 2019年10月,贾跃亭在美国申请个人破产救济。当时,贾跃亭宣布待偿还债务总额约为36亿美元。扣除拟处置的冻结境内资产和可转股的担保债务,净债务约为20亿美元。根据上述个人损失及重整安排,贾跃亭的个人FF股权及相关受益权已转移至债权人信托。这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债权人接受这个计划,他们就押注 FF 能否成功制造未来的汽车;但如果他们不接受,一切都可能会失去。美国法院最终批准了该方案,贾跃亭这才松了口气美国法律体系下的债务负担。但在中国,他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点点的旧账。最新的表态“信托还债”被外界解读为“走出去的善意”的信号。不过,真正能决定付款进度的,并不是他的忠诚度,而是FF的命运。但FF的处境可谓血腥。 FF 称其为“美国四家新造车公司之一”,但截至 2025 年中期,其财报中披露的数字令人不寒而栗。截至今年6月底,FF仅销售了7辆汽车,对外租赁了11辆汽车,总共交付了不到20辆汽车;其中,2025年上半年只交付了2辆车。当时FF只有一款产品,那就是FF 91。在FF 91还无法大规模交付的情况下,FF试图另辟战线,推出了第二个品牌“FX”。 7月中旬发布的“Super One”是FX品牌的首款车型。不过,该车型的外观和参数与好壁电机的“高山”MPV车型十分相似,一度引发外界的各种猜测。更值得注意的是——值得注意的是,FF突然宣布对QLGN进行战略投资,进军加密数字资产业务。 FF出资3000万美元收购QLGN 55%股份;贾跃亭本人借款400万美元收购了7%的股份。根据他的最新声明,如果这项投资未来产生收入,扣除借款和费用后,其中一半将纳入他的第二个偿债信托。对于FF涉足加密数字资产业务,贾跃亭解释称,这部分业务可以为汽车业务提供长期稳定的“输血”。他表示,汽车制造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大、回报慢的行业。 FF的主要挑战之一问题是如何在经营现金流转正之前保证资金的长期稳定供应。这种链接生态的说法,不免让人想起乐视当年的“生态”。因此,现在的一幕非常黑暗搞笑:一家被债权人追债多年的公司,大声索要欠下的钱;而被指“拿了钱就跑”的创始人在国外承诺“我会付钱”。这是一次真诚的还债,还是又一次为梦想而窒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乐视和贾跃亭都在这种巨大的毁灭和信任中,试图寻找自己的下一个故事。参考文献:济南时报《乐视又发布公开信,指责代工厂“熊猫家电”上演“逃亡”式逃债》关关《乐视千亿帝国崩盘故事:财务造假曝光,贾跃亭套现百亿走人!》 》财新》贾跃亭称将设立债权人信托处理国内债务”
上一篇:2024年渤海银行行长年薪为258万元,几乎是人均年
下一篇:没有了